今调和而不微,是脉有胃气,胃实可知也。胃气因和,则大便自出,更无用导法矣。
附子、芍药、茯苓、白术,皆真武所重。但治上焦之实热,而罔顾下焦之虚寒,则热病未除,下利不止矣。
在阳明以胸为表,吐之阳气得宣,故吐中便寓发散之意。厥阴经脉,上膈贯肝,气旺故上撞心。
服汤药而利不止,是病在胃。是病只在骨髓,不在皮肤。
胃实之外见者,其身则蒸蒸然,里热炽而达于外,与太阳表邪发热者不同;其汗则然,从内溢而无止息,与太阳风邪为汗者不同。若下之,必胸下结硬。
欲知定硬识矢气,不转微涩下之冤。亡阳与阳结亦有别∶三阴脉不至头,其汗在身;三阳脉盛于头,阳结则汗在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