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,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。当归甘温养脾,而使血有统;白芍酸寒敛肝,而使血能藏;生地甘寒滋肾,而益血;川芎辛温通气,而行血。
然未偻,言膝若屈而实非伛偻之疾也。祛瘀生新则有之,毕竟祛瘀之力倍于生新。
然气化之原,居丹田之间,是名下气海,天一元气,化生于此。肝伤则心火失其所生,当夏令则火有不足而寒水侮之,因为寒变。
滑大者曰生,悬涩者曰死。然又必邪气盛者脉乃壅盛,故实则必见,正气虚者脉乃陷下,而视之不见矣。
言初见此脉,便可期九十日而死;若见之已久,则不必九十日矣。篡,交篡之义,谓两便争行之所,即前后二阴之间也。
脾应中州,胸中者,脾肺之部也。气血亏弱之人,易受外感,风寒深入,不得不为表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