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之,或寒或热,虽有不同,而湿之一因实为枢纽,此义如炉冶分金,最为捷要。除中者,中气已绝,病不可治也。
又云∶凡丸药皆如梧子,补者十丸为始,从十渐加,不过四十丸为限。夫胸中者,枢机开发之所也,水饮留于胸中,开发之机不利,阳气阻遏于上,故气短而渴,阴寒凝滞于下,不能宣达四肢,故历节作痛,此饮之留于胸而征于上下四旁者也。
少阴症而小便利者,虚寒症也,四逆膀胱乃津液之府,气化则能出焉。令了勘,无相恶,宜久服之,延年益智聪慧。
但咬牙者,胃热,气走其络也。 若手足和暖,神气清爽,脉息洪大,目睛光彩,此为可治。
漱水不下咽有三。然仲景仅言冲气而不及胃气、肾气者,乃古人片言居要之体。
若胃热而呕吐者,脉弦数,口燥渴是也。 刺入四分,灸五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