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肝胆风火而致者,由肝胆挟外受之风热,聚而不散,其人两耳红肿痛甚,时见寒热往来,口苦咽干者是也。 是痰皆由内而生,并非由外而致。
厥阴有两法,一邪从风化为病,风为阳邪,故曰热深厥深,下攻而便脓血,上攻而为喉痹,法宜养阴清热。所谓火旺者,火急风生,直步广肠,肛头顺势脱出,亦当升阳散火,桃花汤可用。
真气一旺阴邪即灭,故曰益火。 素乎面赤,不作病看。
气有余,便是火,必有火形可征。虽不能十救十全,亦不致误人性命。
其人病情多与阴虚法同。淋家不可发汗,发汗则津液内亡,客热更增。
若外邪深入,协火而动,闭其清道,热伏于中,阳气不达于四末,四肢冰冷,惟口气蒸手,小便短赤而痛,此为阳极似阴,又尚得以气血虚损言之乎?阳气健则化血赤,阳气微则化血淡。